医学上疾病名称很多是由外语音译过来,常常会让一般民众分不清楚。门诊中常遇到的就是阿兹海默症和巴金森氏症搞混,也因此偶而会造成患者因不了解而没办法遵循医嘱治疗。
文/林志豪医师
之前有一个阿公患有巴金森症,开药给阿公吃,虽然有跟女儿解释,但回家后大部份时间是住在儿子家。
下一次回诊时儿子就跟我说阿公这两个礼拜药只吃一两次,我问:「是怎幺了吗?吃药有什幺不舒服吗? 」
儿子说:「没有耶,就我觉得我爸记忆力很好又没有趴带,干嘛要吃药,人家说没有这种病,吃了这种药可能会真的得这种病耶!」(我已经听到快昏倒了)。
后来我才发现他把阿兹海默症和巴金森氏症搞混了。
虽然这两种疾病都是脑部疾病,有某些症状有点类似,但在发病初期的症状还是不太一样的喔!(编辑精选:父母姐都失智、自己曾罹患乳癌!失智权威刘秀枝,面对「老化」却如此豁达)
阿兹海默症阿兹海默症是失智症的一种,一般来说很多人可能都会以【记忆不好】来判定,像我遇过很多病患的家属会跟我说:「她(他)记忆很好耶!钱都记的很清楚,应该不是失智啦」。
但其实阿兹海默症早期的症状是认知功能出现障碍,像是:
1.专注力变差
2.执行功能变差
3.语言能力变差
4.记忆力变差
5.空间感变差
6.社会人际关係开始出现问题
(编辑精选:照护失智父母不嫌累!唐从圣:他们把你拉拔到大,现在折腾一下算什幺?)
巴金森氏症巴金森氏症初期的认知功能是正常的,但是行动出现障碍,由于脑内黑质细胞退化死亡,使多巴胺神经传导物质减少,引起巴金森氏症的症状,如:
1.行动迟缓
2.齿轮状僵硬
3.静止性颤抖
4.走路碎步或不稳
5.面具脸
6.便祕
在早期出现症状时,大多数的人总是把它当作一般老化或是骨头退化的现象,等到发现状况不对时,早已严重影响到患者本身与家人的生活,但如果我们能对身边的家人朋友多一份关心,在发病初期发现,向专业医师谘询并予以适当治疗,都可以让患者跟家属维持较好的生活品质。(编辑精选:学会「接受」后,日子才会过得更优雅)
▲图取自林志豪医师 脑神经内科
掌握乐活资讯,点我加入幸福熟龄LINE好友~
(本文获「林志豪医师 脑神经内科」粉丝团授权转载,原文刊载于此)
变差症状阿兹海巴金默症失智医师出现疾病患者氏症